导航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» 新闻动态
【社会实践】寻先贤足迹 践医者初心 担健康使命 |南昌大学焕奎书院赴何焕奎先生故里开展 寻根实践活动
发布人:HKA  发布时间:2023-07-05

为传承与弘扬何焕奎先生刻苦钻研、孜孜不倦、献身人类医药事业的医学奉献精神,促进基层医疗建设,南昌大学焕奎书院组织一支十人社会实践队,于7月2日奔赴何焕奎先生故里,将知识、教育与医疗带到当地,重温何焕奎先生的奋斗经历,走访当地患疾群众,走进小学课堂,开展乡村卫生、成长经历宣讲,建立基层家庭健康档案等一系列三下乡实践活动,聚焦乡村卫生问题,关爱老人健康,关注儿童成长,在实践中寻根溯源,启智润心,真正做到追寻先贤足迹,践行医者初心,勇担健康使命。

铭记医学初心  追寻先贤足迹

7月2日上午,实践队队员一落地,便直奔何焕奎纪念馆,纪念馆坐落于何焕奎先生的故乡何家村,毗邻何家小学,于南昌大学百年校庆时修缮竣工,旨在纪念何焕奎老先生在江西首创医校,培养医学人才而设立。纪念馆正门就是一尊何焕奎先生的塑像,馆内设有医学手术用具陈列馆,医学典籍展览厅、何焕奎先生宣传片等。

何家村村支部书记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何焕奎先生的生平事迹,鼓励队员们要铭记何焕奎老先生救死扶伤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可贵精神,“只要同学们一直记得他,何焕奎精神就一直得以传承”。


e00bbe4e693246839e34c0de00bd7252.jpg


心系基层卫生  关爱老人健康

实践队与何家村村委会联合举办了基层健康调研座谈会,为建立健康档案、关爱老人健康作前期准备工作。

座谈会主要围绕乡村基本情况信息、医疗卫生条件水平、村民普遍健康情况和老人儿童生活条件展开。队员们了解到,何家村占地面积约4.5平方公里、总人口数达4715人,与此同时,其常驻人口仅约1300人,不足三分之一,且多数为老人和儿童,中青年群体大多选择外出务工,人口外流严重;何家村设有24h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所,共4名常驻医生,但医疗条件有限,无法进行急危重症的救治,加之村卫生所救护车配备不足,缺乏公共交通工具,因此,大多数村民在镇卫生院、市医院乃至省医院才能得到医疗保障。村支书表示,村委会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,今后的工作重心也将围绕保卫脱贫成果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展开。

针对村民主要疾病老年病长期病等,实践队开展了健康筛查义诊活动和健康档案问卷调查,免费为村民测血糖、血压、血氧,按照检测结果提供个性化建议,希望能为何家村健康档案建立、老年人卫生保障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

31105771f2a340de8aa9dc8c5c5a49fe.png


心系乡村教育  关注儿童成长

为落实“关注儿童成长”思想,给予儿童全面关怀,队员们前往何家小学,分批分组为学生们进行手工、音乐、舞蹈、体育教学。

队员们教小学生们学唱歌曲《快乐的扑满》,从基础的发声训练到整首歌曲的旋律、节奏、情感教学,队员们教得面面俱到;队员们鼓励并引导学生们“歌要大声唱出来,欢乐的歌要微笑着大声唱出来”,希望她们可以像歌词中一样“勇气在积蓄”,去勇敢追寻梦想,去努力绽放绚丽。在与小学生们的交流中,队员们了解到孩子们缺乏自信,面对未来很迷茫,面对现实很烦恼,因此积极鼓励他们其参加次日的宣讲及作业辅导活动。在哥哥姐姐们的鼓励下,孩子们都绽放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

58ddb99e9fcd444c9c3dcccc4f6108c0.png


e22b754383d54ec88af2ab0667944336.png


到基层去 到乡村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

作为大健康时代的临床医学生,南昌大学焕奎学子是何焕奎精神的传承者、践行者,奔赴基层,奔赴乡村,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是焕奎学子的职责与使命。实践队将继续聚焦以何家村为代表的基层医疗健康建设,关注乡村儿童的成长成才,努力践行医学生誓言,发挥专业特长,在实践中体悟医学精神,助推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,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!

南昌大学“焕奎寻焕奎”学子三下乡:追寻先贤足迹,践行“两关”要义-中国江西网-大江网https://www.jxcn.cn/system/2023/07/03/020131767.shtml

编辑:张佳瑜



南昌大学焕奎书院 版权所有 管理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:330031
电话:0791-83968201 传真:0791-83968201
E-mail:841305066@qq.com